手機:13528557101
郵箱:383554086@qq.com
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愛敬路36號尚譽花園14號樓1125房
東莞珠海中山取消積分入戶,需要辦理東莞入戶的朋友可以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根根你的實際情況推薦最合理的入戶方案。
上周五,東莞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取消積分入戶,實施“兩個五年”,即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滿5年且辦理居住證滿5年可入戶條件,這也宣告了東莞施行8年來積分入戶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就在年初,珠海與中山早已先人一步,取消積分入戶。珠三角的明星城市紛紛取消“積分入戶”背后,釋放哪些信號?
1
珠中莞3市向積分入戶說再見
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8.52%。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眹医y計局副局長毛有豐認為,城鎮化發展可增強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群眾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
在這波城鎮化大潮中,取消積分入戶,可說是珠三加快推動城鎮化方面敢為人先的又一例證。
早在一年前,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告,從2017年起停止執行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政策,此前積分入戶相關通知及配套文件同時廢止。
為此,2016年12月29日珠海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準入條件更寬松。
根據新政,10類人才可直接核準入戶;合法穩定就業滿5年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參加社會保險滿5年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均可申請入戶;夫妻投靠不再有結婚滿5年的限制;父母投靠子女不再設年齡和身邊有無子女的限制等。
日前,中山也加入取消積分入戶的時代大潮。
1月19日,《中山市流動人員申請積分制管理須知(2018年度)》公布,與往年不同這次積分制受理不再包括入戶。
據中山市流動人口政務網公布的《中山市流動人員申請積分制管理須知(2018年度)》顯示最大的變化,在于正式取消了積分入戶。
東莞對此也謀劃多時。
2016年7月,《東莞市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出臺。要優先解決流動人口存量問題,逐步吸納“兩個五年”人群入戶成為政策關注焦點。
受新入戶政策效應影響,通過條件準入的“人才入戶”人數持續攀升并超過積分制入戶人數。數據顯示,東莞2016年條件準入入戶人數達到12326人,2017年上半年這個數字為7874人,而同時間段內積分入戶的人數分別只有8149人和4451人。
2
非廣深珠三角城市人口之變
其實珠三角3市取消積分入戶,早有跡可循。
2016年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明確提到,“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積分落戶方式”。
珠海就是根據通知規定廢止積分入戶城市中的一員。
隨著中國城鎮化戰略的開啟,珠三角非廣深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在一財網一份2016年全國28座城市人口動態變化表格顯示,人口呈現向大城市集聚趨勢明顯。
廣州和深圳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吸引全國各地人才奔赴,并以超4%的人口增長率、每年超50萬新增人口遙遙領先。即便像佛山、東莞這些傳統的明星城市,人口增長率僅為0.43%和0.09%。
中山人口增加數據也不容樂觀?!笆晃濉蹦┢?,中山常住人口312.09萬人。到了2015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僅為320.96萬人,五年間僅僅增加8.87萬人,增長2.84%。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增加1.77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56%。
而地鐵、城軌、高鐵、高速路網的在珠三角城市間互聯互通,廣深對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正逐步增強。
2016年5月,佛山市也公布《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細則》,明確從2016年6月1日起執行將原來附加條件統一為“居住滿3年、就業滿3年”。
取消積分入戶,無疑是這場“搶人大戰”吹響的又一號角。
在中山市人社局看來,放寬青年人才入戶政策,可以更好地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為中山引進更多創新創業及新興戰略產業人才。
3
誰能在搶人大戰贏得先機?
無獨有偶,在全國,不少極具競爭力的二線城市都放寬了入戶的門檻。
在成都、長沙、青島等地,只需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可直接落戶;在南京、福州、濟南、鄭州等地,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甚至是居住都可以落戶;今年1月,西安宣布大中專畢業生可直接落戶。
“搶人”大戰愈演愈烈。觀察君認為,在這波“二線城市”搶人大潮背后,是以北京和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戶口指標逐漸收緊下,不少以“新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為代表的就業市場第二陣營,則以各種豐厚的待遇和寬松的落戶條件,吸引百萬大學生及高端人才
回流就業創業及入戶的城市博弈。
北大經濟與人類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協會副秘書長張春曉認為,“二線城市因為產業發展的需求,一定會展開人才爭奪戰,這是一個必然趨勢?!?/p>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梓楨認為,取消積分入戶并降低入戶門檻,是非廣深珠三角城市強化城市競爭力的明智選擇,但也不應忽略戶籍背后,承載的是外來人口對戶籍人口享有包括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渴望。如何推進外來人口有序進城,并保證外來
人口入戶之后社會福利的提升,是取消積分入戶后包括東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必須面對課題。
積分入戶:從破冰到被取消,盤點東莞10年入戶政策變遷
2月2日上午,東莞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下簡稱《實施方案》),今后東莞市將取消積分制入戶,實施“兩個五年”入戶條件。在新的方案實施后,東莞將放寬八類重點群體的落戶限制。
東莞本外地人口嚴重倒掛的現象長期存在。10年來,東莞的入戶政策逐漸寬松,入戶人數也逐年增加。積分入戶從“破冰”到取消,這背后反映了怎樣的政策邏輯與思考?南方+就帶你一起來盤點。